AI 赋能中文教学 缅因州中文大会热议智能教育新生态
2024 年 10 月 19 日,美国缅因州哈森大学的体育馆内座无虚席,第 21 届缅因州中文大会在此召开。与往年不同,今年的议程中,“AI
与中文教学融合” 占据了近一半的时间,从智能备课系统到情景对话机器人,各类技术应用成果的展示,让现场 500 余名中文教师、教育管理者直呼
“大开眼界”。
大会开场,缅因州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美方院长张静就带来了重磅分享 —— 孔院联合科技企业研发的 “智能错题本” 系统。她现场演示:学生完成中文练习后,系统会自动识别错题,通过 AI 算法分析错误类型,比如是 “语法错误”“词汇混淆” 还是 “拼音失误”,并生成个性化练习方案。“以往批改作业要花 3 个小时,现在系统自动完成,还能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点。” 张静说,该系统已在缅因州 23 所中文学校试点,学生语法正确率平均提升了 27%。
在互动体验区,班戈中文学校展示的 “AI 情景对话机器人” 成为焦点。机器人外形酷似卡通熊猫,能模拟 100 余种生活场景 —— 从酒店入住、餐厅点餐到机场问路,学生可随时与之用中文对话。“我刚才试了‘紧急就医’场景,机器人扮演医生提问,我用中文说明症状,还得到了纠正和建议。” 来自奥罗诺市的中文教师萨拉说,这种沉浸式练习比课本对话更有效,“学生们都愿意主动尝试。”
麻省理工学院中文教育实验室主任李教授带来的 “VR 文化课堂” 演示,同样引发轰动。戴上 VR 设备,学生仿佛瞬间 “穿越” 到中国的苏州园林,耳边传来中文讲解:“这是拙政园,始建于明代……” 当学生视线停留在某座建筑上时,设备会自动弹出 “亭台”“回廊” 等中文词汇及发音。“很多学生没去过中国,VR 能让他们直观感受中国文化,比图片和视频更有冲击力。” 李教授介绍,该技术已被缅因州孔院纳入 “文化拓展课程”,首批试点覆盖 8 所学校。
讨论环节,“AI 是否会取代教师” 成为热议话题。张静院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AI 是工具而非替代者。比如‘智能错题本’帮教师节省时间,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做个性化辅导;情景机器人能陪学生练习,但跨文化沟通中的情感传递,仍需要教师来完成。” 这一观点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,缅因州参议员巴尔达奇在发言中表示:“技术的价值在于赋能,而非取代。”
大会期间,缅因州孔院与当地 3 家科技企业、12 所学校签署合作协议,计划在 2025 年内将 “智能错题本”“AI 情景机器人” 纳入全州中文教学体系,并开展教师智能教学培训。“我们还将开发‘中文 + STEM’智能课程,把中文学习与科学、技术等学科结合起来。” 张静透露,孔院已获得缅因州政府 200 万美元专项资助,用于技术研发与推广。
闭营仪式上,来自斯卡伯勒高中的学生汤姆分享了自己的体验:“以前我害怕说中文,因为怕出错。但 AI 机器人会耐心纠正我,现在我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了!” 他的话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。大会最后,全体参会者共同发起《缅因州智能中文教育倡议》,提出 “以技术促教学,以智能架桥梁” 的目标,为中文教育的未来画出了清晰的蓝图。
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ongyuan.kongzi.edu.pl/post/3139.html
